开国大将中,黄克诚的地位非常靠前,仅次于军事才能卓越的粟裕和徐海东。事实上,在战争年代,黄克诚既担任过军队主官,也曾专职从事政治工作,显示出他个人能力的全面性。建国后,他更是被任命为全军总参谋长,充分体现了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然而,黄克诚的经历中有一段颇为特殊,那便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的表现。
1945年9月,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3师约三万余人北上,11月抵达锦州。他们是最早进入东北的我军精锐主力之一。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极为强悍,也奠定了黄克诚日后在东北的稳固地位。黄克诚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职务相当显赫。不过,他的主要工作重心却放在了地方的后勤建设上,基本不再直接带领主力部队作战。直到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关键决战中,前线指挥的主要将领名单中,已难见到他的名字。
黄克诚的战略视野明显优于具体的战术指挥能力,他选择深入地方军区,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是出于自身意愿。他主动将前线指挥权交给逐渐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们。事实上,并非“101”集团等高级将领不愿让黄克诚带兵,以他对东北军队建设的巨大贡献以及作为彭德怀麾下红三军团代表人物的身份,在东北没有人敢轻易调动他的职务。
展开剩余72%从新四军第3师在东北的发展可以看出,黄克诚虽未亲自参与前线作战,但地位仍极为重要。东北解放军分三批组建了12个主力纵队,即四野的12个军,而其中竟有4支与黄克诚和老3师关系密切。具体分析如下。
最核心的当属东野第二纵队,也就是后来著名的39军。这支被誉为四野王牌的部队,主体由新四军第3师组成,是公认的东北最强军之一。纵队司令员刘震和政委吴法宪,均为黄克诚在新四军时期的得力部下。
其次是东野第六纵队。老3师下辖两名副师长——刘震和洪学智,这两人均成为开国上将。洪学智带领老3师的第七旅与山东八路军部队合编成六纵,他本人担任六纵司令员,后来成为四野43军军长。显然,第六纵也是黄克诚的嫡系力量。
接着是东野第七纵队。七纵司令员邓华是“双红一”出身的开国上将,虽然他本人并非黄克诚直接部下,但七纵中包含大量老3师人员。原因在于新四军第3师原有三个特殊团级单位:师属特务团、淮安独立团和阜宁独立团,七纵便以这三团为核心,联合西满军区下辖的辽吉军区地方部队组建而成。巧合的是,黄克诚曾任西满军区司令员,因此七纵也算是他贡献的力量。
最后是东野第十二纵队。十二纵成立较晚,基干力量不及前三支部队强大,但其司令员钟伟是黄克诚老3师的得力干将,军事素质出众,迅速将十二纵建设成一支劲旅。十二纵的三个师中,至少有一个师由老3师师部及特务三团组建,因此黄克诚的影响在十二纵中也极其明显。
由此可见,东北主力部队中竟有三分之一与黄克诚存在重要且直接的联系,他的贡献与地位不言而喻。此外,黄克诚在西满根据地时,还领导开发出数万新兵源,为前线输送了大量兵力和物资。黄克诚之所以在建国后被评为“第三大将”,绝非仅仅因为他率先向中央提出“经略东北”的建议,更在于其实际贡献和深远影响,确实非常卓越。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及国际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以专业的视角还原历史全貌,挖掘精彩细节。作品涵盖图文、视频和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取更多精彩文史内容。同时也欢迎点赞和评论,作者期待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发布于:天津市启天配资-场内股票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石家庄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